哈理工校庆70华诞—电气学院致校友一封信

时间:2020-08-13浏览:891

致校友的一封信

亲爱的校友:


      甲子辉煌又十载,七十锦绣更百年。2020年,庚子金秋,哈尔滨理工大学将迎来七十华诞,我们怀着无比欢欣和激越的心情,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建设的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七十载,栉风沐雨。哈尔滨理工大学迎着新中国诞生的曙光,追寻着科教兴国的梦想,始建于1950年,前身为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1995年,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三校合并组建为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入选首批“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2015年,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2018年,入选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标志着学校迈向内涵建设和更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七十载,桃李芬芳。学校传承老校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院士的教育理念,秉承“知行统一、博厚悠远”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70年来,面向经济社会需求,培养了一大批品德优良、人格健全、知识结构完整,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一批以院士、将军、企业家、技术领军人才为代表的十九万优秀校友践行“科技报国”的初心和使命,为学校赢得了“现代工程师”的摇篮和我国电线电缆行业“黄埔军校”的美誉。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主体专业始建于1950年,自1998年学院成立以来,凭借悠久的教学传承、强大的专业背景、独特的办学理念与优秀的教师团队在教学科研、学科发展、党建和学生工作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秉承着“讲团结树正气 重内涵 求发展”的院训, 二十二年的砥砺前行,硕果累累。


      二十二载埋头苦干,争上进取,学院在海内外校友的支持下和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向着“双一流”学科建设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前进。学院秉承着“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以“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不断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学生为中心,育人、育才、育能、育心”,实施“一个中心,四个支撑”的育人发展格局,办学22载,实现本、硕、博协同育人,一以贯之的人才培养体系。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拥有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获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现拥有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


      中国工程院院士榜上有名,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推进,技术发明类的国家奖项和科技进步、自然科学类省级奖项以及各项重要成果转化捷报频传,服务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战略需求能力提升,以新能源电机系统及关键材料创新研发、高压交直流电缆新材料与新装备、高压电力设备绝缘检测与试验技术等现代“三电”装备(电机、电缆和电力变压器)制造及其智能运行相关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为代表,成为行业和地方的科技创新源泉和中坚力量,使得哈理工电气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


      学院现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省电力人才培训中心1个,黑龙江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实践示范基地1个。同时,学科与国内20余大型企业和地方政府建立了产学研联盟基地。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校友为学院发展做出的大量工作,为学院发展献计献策,捐资助学;为学弟学妹传授经验,解惑成长;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携手前行。正是有了校友们对母校的关心、支持和无私奉献,电气学院才能拥有今日的辉煌。


      庚子季秋,盛世如约;哈尔滨理工大学将于2020919日举办70周年校庆网上系列庆祝活动,进一步总结办学经验,展示发展成就;加深校友情谊,加强对外交流;凝聚理工力量,助力改革发展,推进“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


      自古贤能恋故土,从来才俊爱家园。母校是所有哈理工人永远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疫情之下,我们相见云端,见屏如面。学院诚挚邀请各界校友届时云端相约,忆往事、看今朝、畅未来,共庆华诞,共谋发展!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