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穷究于理,思深行远——记第十三届“三菱电机杯”全国大学生电气与自动化大赛获奖团队

更新时间:2022-04-21 点击次数:1722

 


近日,我校学生在第十三届“三菱电机杯”全国电气与自动化大赛上喜获佳绩,作品《原油智能电化学联合脱水系统》与《智能炒菜系统》双双获得一等奖。作品从理念到实物,成绩从未知到一等,这背后是一个团队夜以继日的倾心付出,是一群人近一年从日出到日暮的坚持不懈,是一个创新实验室作育英才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人坚守一隅的澄澈初心。

哈尔滨理工大学理论电工创新实验室的获奖团队合照

志同道合 各司其职

这是一个年轻的团队,团队成员平均年龄19岁;这是一个多元的团队,他们来自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机械动力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与测控技术与通信工程学院;这是一个默契的团队,他们分工明确,责任到位;这是一个和谐的团队,求同存异交流,齐心协力坚持。

汪思淳来自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气16-2班,是团队总负责人。他参加过第十二届“三菱电机杯”全国电气与自动化大赛并获得三等奖,他就像是团队的原点,有了他,团队人数从零到十;有了他,比赛不是一无所知;有了他,问题总可以求同存异。大赛感悟:这是大学里最后一次比赛,完美收官,感谢一路走来陪伴的老师与伙伴。

王启龙来自机械动力工程学院机电16-3班,负责项目方案制定,项目技术管理,项目分解与任务分配,项目器材采购,他就像是团队的“大管家”,为队员与项目做好服务。大赛感悟:与队友一起共进退,一起熬夜做项目,收获了荣誉,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友谊。

王锐来自自动化学院自动化16-9班,智能炒菜系统队长。他负责智能炒菜系统的PLC程序编写和对系统的调试。大赛感悟:享受着整个团队一步步将想法变为现实和克服困难获取成功的欣喜,看到自己在未知技术领域实现从01的跳跃,看到了自己的潜能也拓宽了眼界。

孟祥彬来自测控技术与通信工程学院测控16-3班,主要负责PLC远程通讯系统组建,微信小程序前端UI界面设计与后台数据管理、储存和可视化,智能下单路径规划。大赛收获:我不仅收获了很多的专业知识和工程项目经验,也认识到了各学科之间的交互和异同。在团队中,我收获了友谊、知识、感动和成功。

吴昊来自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气18-3班,主要负责机械结构的组装,方案设计,设备及各个模块线路的连接,设备及模块运行调试。大赛感悟:我收获到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提升了自身的动手能力,结交到了许多优秀的人,和老师同学们一起熬夜到天明是一辈子的回忆。

张春超来自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气18-5班,主要负责三菱触摸屏的设计制作、系统框架搭建、机件加工、接管接线、设备调试。大赛感悟:通过这次比赛,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什么事情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这需要你自己不懈的努力,工作时的全神贯注,团队内部的默契合作,接下来要好好学习,争取保研。

牟濠仪来自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气18-5班,负责原油脱水项目的算法设计、程序编写、程序调试、参数、电压及突发问题解决方案。大赛感悟:收获了一群无家可归的落发,团队间的沟通能力,调节能力,一起熬夜的忘我精神,以后会多学习控制原理和专业知识,参加竞赛活动。

田皓元来自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气17-12班,主要配合其他同学工作和器材采购。大赛感悟:看到了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学会分工协作,团结互助,发挥自己的价值,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陈倩来自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气18-3班,负责硬件组装及部分软件调试。大赛感悟:参加本次比赛,我充分体会到大赛紧张而又不失愉快的氛围,让我收获到了很多。团队中,我和各位老师以及学长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学到了许多创新性的想法和学习的方法、步骤。希望以后多参加一些竞赛类的活动,让自己在大学生活中不留遗憾。

古文蕾来自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气18-3班,主要负责采集物料、绘制设备接线图、修改论文。大赛感悟:本次比赛中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在这个团队中我接触到了与其他大学生非常不同的一群人,他们的热情与坚持感染着我,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努力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团队成员在调试和组装设备

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

“‘三菱电机杯’全国大学生电气与自动化大赛定位‘创新’、‘应用’两种形式,隔年交替举办,虽然大赛在今年4月份开始报名,但我们在去年9月份就开始筹备了,算下来我们已经为大赛整整忙了一年,就算过年我们也只给自己放了7天假,很快赶回实验室继续为大赛准备。”汪思淳说。准备大赛的过程也是一个组建团队的过程,最初只有汪思淳一人,接着是王启龙……就这样一个带一个的慢慢加入进来,队伍很快的成长到了10个人。

一个人可以走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很远,因为他们彼此支撑,相互搀扶。为期一年的准备时间里,每个人都有疲惫期,有崩溃点,但总是被身边伙伴努力坚持、干劲十足的样子所感染与激励。就这样,十个人凝心聚力为大赛,他们一起通宵,一起吃泡面,一起做设计,一起攻难题,他们知道理工从黑夜到天亮的样子,他们知道所有泡面的味道,他们知道每一个设备的细节,他们知道三周不洗澡的味道,他们知道疲惫到说话都能睡着的感觉,但是他们不知道笔记本上落了多少头发……

在准备大赛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团队成员都齐心协力解决问题而不是搁置它。为了注册一个微信小程序来完善《智能炒菜系统》,王启龙在店家门前坚守了三天,用执着和坚持打动了商家,最终店家同意团队利用其营业执照等信息注册微信小程序。每一个作品从设想到实物落地,都会经历很多的意见分歧、情绪摩擦和技术难题,但是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协力同心为大赛。他们可以面红耳赤辩真理,也可以求同存异做配合,“我们过程中有争吵,但都是为了项目更好,对事不对人,只求结果好,不会记仇的。”汪思淳笑着说。除了团队配合,最难的就是设备故障,有的时候一个小问题需要对几百个配件逐一排查,“比如漏电问题,我们一直在找原因,有的时候是几个小时,有的时候甚至需要同老师们一起排查几天才能找到并解决。”汪思淳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年的坚持不懈与努力奋斗最终换来了一等奖的成绩,这是对他们能力的肯定,也是对他们付出的回报。

实验室日常工作景

创新之家 作育英才

十人十色,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但是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家”,在这里他们实现创新梦想,在这里他们拼搏奋斗,这就是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创办的“理论电工创新实验室”。

理论电工创新实验室(以下简称创新实验室)创立于201491日,由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学院科协指导教师陈才老师在学校与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创办。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ETILab实验室团队成员与陈才老师合影

在当下国家重视大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背景下,“强调兴趣、突出重点、鼓励创新、注重实效”成为了陈才老师为学校本科生创新创造能力培养而不懈努力的目标与动力。当谈到建立ETILab实验室的初衷时,陈才老师不断强调培育创新实践人才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陈才老师认为,“实验室作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孵化平台,为有兴趣研究机器人、电子设计、无人机及其他实践技术的同学提供一个学习与交流的环境,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与交流表达能力”。创新实验室创办以来,每学期都会举办单片机基础、嵌入式开发基础与实践、电子创新实践等培训或讲座,每年培训600余名学生。除了培训与讲座,创新实验室还承办创新工程实践及校园科技节等各项活动。创新实验室不仅重视学生竞赛团队的培养,还关注竞赛指导教师专业多元化的建构,陈才老师经常同学院青年教师对竞赛团队进行联合指导,像本次‘三菱电机杯’大赛就有来自高电压技术方向的宋春辉老师与电气绝缘与电缆方向的张天栋老师加入进来,多专业的指导,赋予了竞赛团队更多的创新思路。

在学校与学院的大力支持下,陈才老师作为创新实验室的负责人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带领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本科生与学生团体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s、“三菱电机杯”全国大学生电气与自动化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相关赛项,迄今共获得117个省级及国家及奖项的优异成绩,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国家级二等奖4项,国家三等奖9项,省级一等奖26项,省级二等奖34项,省级三等奖42项;在近5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累计获得立项32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2项,校级17项;在近5年的本科生获授权知识产权成果中,已有54项实用新型专利和5项软件著录权获得授权。

陈才老师在ETILab实验室为学生做竞赛指导

创新实验室在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与师生反馈后,陈才老师首先对学校与学院对实验室的长期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并表示会继续以竞赛为依托,以赛促学,为学校培养出更多符合未来行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在谈到创新实验室未来发展与建设时,陈才老师表示创新实验室应为学校更多师生提供实践与交流平台,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老师参与到创新实验室的实践指导工作中,能在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与科技大赛比拼方面群策群力,形成一个实力强、范围广、师生互促的创新实践新格局。同时,陈才老师也表示“创新实验室团队成员培养的连贯性略显不足,在经历过大一、大二的基础学习和实践训练后,大三是学生最能出成果的时候,但很多同学因为要准备考研或各种原因在大三就退出了实验室,这很可惜。如果学校能出台相关激励政策,为擅长实践创新的学生提供专门的深造通道,这种情况应该能获得改善。”


初心不改 砥砺前行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作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理论电工教学部的副主任,陈才老师注重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与理论实践教学相结合,自2010年入职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曾获得“国内外各类学习与科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丁奖”、“三全育人”工作“实践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理论电工创新实验室负责人陈才副教授

“力行而后知之真”,长期工作在一线的陈才老师强调,“在大科学时代,知识更新快,实践操作与所学理论更不能脱节,只有把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相挂钩,将理论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展现出来,学生接受起来才更容易,有了实践才能对行业有思考,进而让学生清晰自己的定位。” 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越发觉得创新实验室是一个师生共同进步的平台,他希望凭借这个平台让更多的学生看到最前沿的技术,掌握扎实的实践技能,获得更多的能力,助力学生就业与深造。从创新实验室中走出的理工学子,在就业竞争与保研深造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多人被保送到湖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

创新实验室的管理和运营并不是陈老师的全部工作,他每年还承担近600学时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任务,但他对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从未放松过。在实验室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陈老师也收获了许多,他表示当下学生思维活跃,点子多,其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丰富,在很多时候学生的想法也帮助他打开思路。在实验室的学生眼中,陈才老师是良师也是益友,他会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指导学生解决研发难题,陪学生熬夜攻克技术问题,甚至会自掏腰包资助学生的项目。陈老师认为,“人才培养是循序渐进的,尤其是基础能力训练一定需要积累和坚持,这个过程很难,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引导让学生渡过这个成长的阶段,获得真本事,这样才能让他们在专业上走的更远、更踏实”。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陈才老师安守一隅为初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多年来扎根实验室,用爱心助学生成长,用真心助学生成才。成绩是最好的证明,“思之深,行之远”,纵使前方荆棘,仍砥砺前行。